其实酿造红葡萄酒的品种有哪些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红酒种类大全介绍,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酿造红葡萄酒的品种有哪些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红酒系列名称
经常买酒的朋友就会发现,市面上有干红、桃红、干白、甜白、香槟和加强酒等各式各样的葡萄酒,让人不禁眼花缭乱,甚至摸不着头脑。那么,葡萄酒到底是怎么分类的?它们分别又有什么含义呢?
备注:文内标准部分以国标《GB15037-2006葡萄酒》为准。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也是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划分方式。
这是一种由红葡萄品种压榨/浸皮后,经带皮发酵而来的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酒液可以充分萃取果皮中的颜色和风味物质,呈现紫红、宝石红、石榴红、茶红色甚至红棕色等各种不同程度的颜色,同时带有较为丰富的口感特征。
通常,白葡萄酒会由白葡萄品种破皮压榨后,经不带皮发酵制成,所以酒液颜色大多浅淡,多为柠檬绿色、柠檬色、金黄色、琥珀色甚至棕色等。有时候,白葡萄酒也可以经红葡萄品种去皮压榨后发酵而来。
桃红葡萄酒大多由红葡萄品种酿制,由于葡萄浸皮时间短,所萃取的色素有限,因而颜色大多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常呈粉色、三文鱼色甚至橘红色。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果皮呈粉色的白葡萄品种也可用来酿制桃红葡萄酒,灰皮诺(PinotGrigio/PinotGris)就是一个例子。
静止葡萄酒(也译作平静葡萄酒)通常指的是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小于0.05MPa的葡萄酒,这种葡萄酒几乎不含二氧化碳,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一种葡萄酒。
起泡酒和静止酒相对,通常指的是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大于或等于0.05MPa的葡萄酒,其中香槟(Champagne)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不过根据起泡程度的不同,起泡酒还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类:
(1)高泡葡萄酒(SparklingWines):在20℃时,经自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的起泡酒。其中,当酒瓶容量小于250mL时,二氧化碳压力大于或等于0.3MPa的葡萄酒也可称作高泡葡萄酒。
(2)低泡葡萄酒(Semi-SparklingWines):在20℃时,瓶内二氧化碳压力处于0.05MPa-0.34MPa之间的葡萄酒。
静止酒和起泡酒的含糖量划分标准不完全一致,以下将分别讨论。
(1)干型(Dry):经自然发酵完成后,葡萄中的糖分几乎都转化成了酒精。当葡萄酒中的自然含糖量小于或等于4g/L时,即称作干型葡萄酒,也可以理解为不甜的葡萄酒。此外,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g/L时,含糖量最高为9g/L的葡萄酒也称作干型葡萄酒。
(2)半干型(Semi-Dry):含糖量大于前一种葡萄酒,且最高为12g/L;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g/L时,含糖量最高为18g/L的葡萄酒。
(3)半甜型(Semi-Sweet):含糖量大于半干型葡萄酒,且最高不超过45g/L的葡萄酒。
(4)甜型(Sweet):含糖量大于45g/L的葡萄酒。
谈及起泡酒的甜度时,一般针对的是高泡葡萄酒。
(1)天然高泡葡萄酒(BrutSparklingWines):根据我国国标,这类葡萄酒中糖分含量小于或等于12g/L,允许差为3g/L。而在国际标准中,该分类还细分为三种,分别是BrutNature(0-3g/L)、ExtraBrut(0-6g/L)和Brut(0-12g/L)。
(2)绝干高泡葡萄酒(Extra-DrySparklingWines):葡萄酒中含糖量为12.1-17g/L的高泡葡萄酒,允许差为3g/L。
(3)干型高泡葡萄酒(DrySparklingWines):葡萄酒中含糖量为17.1-32g/L的高泡葡萄酒,允许差为3g/L。
(4)半干型高泡葡萄酒(Semi-DrySparklingWines):葡萄酒中含糖量为32.1-50g/L的高泡葡萄酒。
(5)甜型高泡葡萄酒(SweetSparklingWines):葡萄酒中含糖量大于50g/L的高泡葡萄酒。
酒体也是葡萄酒分类中的一个常见概念,根据酒体轻重的不同,葡萄酒常分为以下三类:
酒体轻盈型红葡萄酒一般颜色较淡,单宁较少,典型代表有黑皮诺(PinotNoir)和佳美(Gamay);酒体轻盈型白葡萄酒往往有着激爽的酸度,冰镇后更加清新易饮,灰皮诺、阿尔巴利诺(Albarino)和慕斯卡德(Muscadet)都属于这一类。
2、酒体中等型(Medium-Bodied)
相比前者,酒体中等型葡萄酒往往颜色更深,在舌头上的质感更重,红葡萄酒中的典型代表有梅洛(Merlot)、丹魄(Tempranillo)和桑娇维塞(Sangiovese),白葡萄酒有长相思(SauvignonBlanc)、白诗南(CheninBlanc)和特雷比奥罗(Trebbiano)等。
酒体饱满型红葡萄酒颜色最深,单宁充沛,常见代表有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西拉(Syrah/Shiraz)和马尔贝克(Malbec)等;酒体饱满型白葡萄酒大多经过了橡木桶的陈酿,因而口感更显厚重,霞多丽(Chardonnay)、维欧尼(Viognier)和赛美蓉(Semillon)都是代表之一。
需注意的是,即使同为饱满型葡萄酒,红白二者的质感还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酒体上,红葡萄酒只能与红葡萄酒相比较,与白葡萄酒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这种葡萄酒最为普遍,指的是葡萄自然成熟后采摘下来,并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
当葡萄自然成熟后再等上几天(前提是天气允许),葡萄中自然累积的糖分浓度往往会更高,如果这时再来采摘,酿制的葡萄酒往往会更加鲜甜可口。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晚收葡萄一般不经贵腐菌感染,也没有结冰,只在树上进行简单风干。
先推迟葡萄的采收期,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葡萄果实往往会感染一定的贵腐菌,这在法国苏玳(Sauternes)、德国和匈牙利托卡伊(Tokay)等地较为常见。经贵腐菌感染的葡萄往往糖分浓度极高,酿制的葡萄酒口感甘甜,带有明显的蜂蜜和干果香气。
这种葡萄酒同样是先推迟葡萄的采收期,待气温降到-7℃到-8℃葡萄果实结冰后再来采收,这在德国、奥地利和加拿大较为常见。通常为了保持葡萄酒的鲜美口感,这种葡萄还会带冰压榨。
根据生产过程中采取的特殊酿造工艺,葡萄酒可以分为如下诸多类型。
1、加强葡萄酒(FortifiedWines)
指的是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或发酵完成后加入白兰地(Brandy)等烈酒或酒精强化酒精度后制得的葡萄酒,雪利(Sherry)、波特(Port)和马德拉(Madeira)都是典型代表。
2、加香葡萄酒(AromatizedWines)
以葡萄酒为基酒,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等制成的葡萄酒,如味美思(Vermouth)。
3、加气葡萄酒(CarbonatedWines)
酒中所含二氧化碳不是由发酵产生,而是部分或全部由人工添加,从而制成的具有同起泡酒相似物理特征的葡萄酒。
4、无醇葡萄酒(Non-AlcoholicWines)
又称作“脱醇葡萄酒”,指的是葡萄经发酵、陈酿、去杂和脱醇等特殊工艺制得的葡萄酒,酒精含量非常低,甚至接近于0%。
又叫开胃酒,常在餐前饮用或与开胃菜一同饮用,主要为起泡酒或白葡萄酒。
通常同正餐一同享用,多为干型葡萄酒,如干红或干白等。
西方人习惯在餐后来点甜点,因此餐后酒也多与甜点搭配,常呈甜型。
这类葡萄酒酒标上标注的年份一般指的是葡萄采摘的年份,不同年份天气状况不同,葡萄品质也不尽相同。尤其在饮用法国波尔多(Bordeaux)葡萄酒时,年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而在香槟或一些加强酒中,只有少数优秀年份才会以年份酒的形式推出。
2、品种葡萄酒(VarietalWines)
除法国等特殊产区外,绝大多数葡萄酒都会在酒标上标注酿酒葡萄名称。根据葡萄品种的不同特征,我们往往可以大致推断葡萄酒的口感风味甚至品质。当然,有时候葡萄酒也会采用不同品种进行混酿,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3、产区葡萄酒(OriginalWines)
和品种葡萄酒类似,来自特定产区的葡萄酒也往往代表了特定的风格特征。尤其是在一些重风土的产区,葡萄酒能够很明显地反映不同地块的特色。
二、3个红葡萄酒品种
佳丽酿别名法国红、康百耐、佳酿。原产西班牙,是西欧各国的古老酿酒优良品种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国较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目前山东、河北、河南等产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该品种是世界古老酿红酒的品种之一,所酿之酒宝石红色,味正,香气好,宜于其他品种调配,去皮和酿成白或桃红葡萄酒。
2.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
赤霞珠别名百解纳、解百纳索维浓、苏味浓,是有君王之尊的红色葡萄品种。
果穗长圆锥形,有歧肩,果穗平均重约250克,较大果穗重300克,果蓝黑色,近圆形。单果重1.3克,出汁率72.7%,可溶性固形物含16.3%,每果枝平均有花序1.83个。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花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生长期平均143天左右,有效积温2732.3℃。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抗病力中等,但在昆明地区成熟时正值雨季集中阶段,影响固形物含量的积累,果实成熟时,尚有部分绿果。
3.蛇龙珠(CabernetGernischt)
蛇龙珠属欧亚种,原产法国,为法国的古老品种之一,与赤霞珠、品丽珠是姊妹品种。1892年引入中国,现在山东烟台地区有较多栽培。蛇龙珠是酿制红葡萄酒的世界名种,宜在山东、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地区栽培。由它酿成的酒,宝石红色,澄清发亮,柔和爽口,具解百纳的典型性,酒质上等。
三、葡萄酒按酿造方法分类
1、按酒的颜色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分离发酵制成。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红葡萄酒采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桃红葡萄酒:用带色的红葡萄带皮发酵或分离发酵制成。酒色为淡红、桃红、橘红或玫瑰色。
2、按糖分含量分干型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型葡萄酒。干型葡萄酒亦称干酒,原料(葡萄汁)中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留糖分含量在4克/升以下,口中察觉不到甜味,只有酸味和清怡爽口的感觉。半干葡萄酒含糖量在4-12克/升之间。半甜葡萄酒含糖量在12-45克/升之间,味略甜,是日本和美国消费较多的品种,在中国也很受欢迎。甜型葡萄酒:葡萄酒含糖量超过45克/升,口中能感到明显的甜味。
3、按是否含有气泡(二氧化碳)分为静止葡萄酒、起泡葡萄酒。静止葡萄酒是当葡萄酒在20度时,二氧化碳含量低于0.5bar(巴)的葡萄酒。起泡葡萄酒是当葡萄酒在20度时,二氧化碳含量高于3.5bar(巴)的葡萄酒。
4、按酿造方法分类葡萄酒、特种葡萄酒。葡萄酒完全用葡萄为原料发酵而成,不添加任何糖分、酒精及香料的葡萄酒。特种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殊方法酿成的葡萄酒。
四、红酒的种类有哪些
红酒按照含糖量,可以分为干型红葡萄酒,半干型红葡萄酒,甜型葡萄酒,半甜型红葡萄酒。干红的含糖量低于4g/L,半干红的含糖量在4~12g/L之间,半甜红的含糖量在12~45g/L,甜红的含糖量大于45g/L。
按照葡萄酒的颜色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红葡萄酒的颜色一般为深宝石红色、宝石红色、紫红色、深红色、棕红色等;白葡萄酒的颜色以黄色调为主,主要有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黄色、禾杆黄色、金黄色等;桃红葡萄酒的颜色介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主要有桃红色、浅红色、淡玫瑰红色等。
按照含糖量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干型葡萄酒、半干型葡萄酒、半甜型葡萄酒和甜型葡萄酒。干葡萄酒的含糖量小于或等于4.0g/L,半干葡萄酒的含糖量在4.1~12.0g/L,半甜葡萄酒的含糖量在12.1~50.0g/L,甜葡萄酒的含糖量大于或等于50.1g/L。
按照是否含起泡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静止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和加气起泡葡萄酒。静止葡萄酒不含或含很少量的二氧化碳;起泡葡萄酒经密闭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加气起泡葡萄酒由人工添加了二氧化碳,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
五、世界上酿红酒的葡萄有哪些品种啊
1、1.佳丽酿(Carignan)佳丽酿别名法国红,属欧亚种,原产西班牙。酿制酒为深宝石红色,味纯正,酒体丰满。该品种适应性强,耐盐碱,丰产,是酿制红葡萄酒的良种之一,亦可酿制白葡萄酒。
2、2.赤霞珠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赤霞珠别名解百纳苏维翁,属欧亚种,原产法国。酿制酒呈宝石红色,醇和协调,酒体丰满,具典型性。该品种耐旱抗寒,是酿制干红葡萄酒的传统名贵品种之一。
3、3.蛇龙珠(CabernetGernischt)蛇龙珠属欧亚种,原产法国。酿制酒为宝石红色,酒质细腻爽口。该品种适应性强,结果期较晚,产量高。与赤霞珠、品丽珠共称酿造红葡萄酒的品种。
4、4.品丽珠(CabernetFranc)品丽珠别名卡门耐特,属欧亚种,原产法国。是优良红葡萄酒品种。
5、5.黑品乐(PinotNoir)黑品乐别名黑品诺、黑美酿,属欧亚种,原产法国。酿制酒呈宝石红色,果香浓郁,柔和爽口。该品种栽培性状好,适应性强,是法国古老品种,除酿造高级红葡萄酒外,还可酿制白葡萄酒与香槟酒。
6、6.梅鹿辄(Merlot)别名梅洛、美乐、梅鹿汁。原产法国。在法国波尔多(BordeauX)与其他名种(如赤霞珠等)配合生产出极佳干红葡萄酒。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70年代后,又多次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引入,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酿酒品种,目前各主要产区均有栽培。
7、7.席拉(Shiraz)又称设拉子、西拉。起源于法国罗纳河流域的一种葡萄,当地用于酿造A.O.C.红酒。用“Shiraz”这个名字通渠道西拉在世界上许多新产区栽植,单品种用于酿酒。西拉能赋予酒独特诱人的香气、复杂且有筋骨的口感,使酒不很浓郁但很丰满,质量稳定能进行很好的陈酿。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探秘北戴河:葡萄酒产地、品牌、旅游小贴士及价格全解析
2025-09-05 01:04:1110斤装红酒图片和价格查询,红酒厂家批发价格
2025-09-04 02:09:05品尝红酒中的经典组合梅洛与加本力
2025-09-03 01:39:41探秘拉菲:价格、品质与葡萄酒文化解析
2025-09-03 00:15:02红酒甜食的制作方法分享(让你轻松掌握,成为美食达人)
2025-08-30 02:25:45